- · 《现代国际关系》征稿要[09/01]
- · 《现代国际关系》投稿方[09/01]
- · 《现代国际关系》数据库[09/01]
- · 《现代国际关系》栏目设[09/01]
- · 《现代国际关系》刊物宗[09/01]
独家|杨圣敏:建设现代国家,中国为何没选择(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这种观点令人不快。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多重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多重身份是人类普遍的社会生活方式。民族和国家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认同,它们的关
这种观点令人不快。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多重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多重身份是人类普遍的社会生活方式。民族和国家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认同,它们的关系不一定是一个或另一个,也不一定有矛盾。比如,人们爱家乡,爱家乡不就是爱国吗?人们反对极端民族主义,即民族中心主义,但应该承认社会不同层次的身份。
资料图:江西省遂川县塘湖镇油湖社村。肖元攀摄
中国建设现代国家的过程与欧洲完全不同,这是由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有过分裂时期,但在秦统一六国后的两千多年里,并没有像中世纪的欧洲那样分裂成无数碎片的地方政权。大部分时间已经基本统一了。在中央政府。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从未间断。没有必要重建民族和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共性。因此,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始终是一体的,没有必要通过民族同化政策来维护民族凝聚力。直到清末,中国一直保持着集中统一的政府和统一的市场,从未形成凌驾于国家权力之上的宗教。
因此,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不需要像欧洲那样以单一民族为旗帜,反对封建分裂,反对宗教势力,建立统一的政权。与西方不同,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道路是建设多元化国家。
杨胜民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州新疆恰乡县与村民调研并合影。照片由我提供
在欧洲历史上,建立民族国家是一种进步的做法,但这并不是建立现代国家的普遍真理。 18世纪以后,这条道路开始走向反动。
西方国家在内政中实行同化政策,在国际关系中提倡森林法则、零和博弈、掠夺弱者、霸权主义。这造成了无数悲惨的民族冲突,至今仍未停止。
今天,两条不同的道路,哪一条更有生命力,更适合人类多元社会?中国各民族日益团结,让我们看到了答案。
原标题:《独家|杨生民: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国为何不走“民族国家”道路?》
编辑:曾晓伟
责任编辑:历史词
独家丨黄亚玲:奥运会为什么多元文化融合互鉴的典范?
独家|李少先:美国“西贡时刻”再现 阿富汗迎来新机遇?
文章来源:《现代国际关系》 网址: http://www.xdgjgx.cn/zonghexinwen/2021/090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