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国际政治视野下的美好生活内涵与特征(6)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超越性 国际政治视野下“美好生活”的超越性,首先体现为对当下现实生活的超越。这一特征使得美好生活成为引领全球所有国际行为体持续前行的方

(三)超越性

国际政治视野下“美好生活”的超越性,首先体现为对当下现实生活的超越。这一特征使得美好生活成为引领全球所有国际行为体持续前行的方向和动力。当然,在国际社会中,无论一个国际行为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何超越现实生活,都不应当损害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合法权益,不应当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其次表现为对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种族、性别等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的超越,它不以上述要素作为区分不同国际行为体能否享有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这一特征使得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全球性组织有可能制定和实施覆盖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奋斗目标。例如,联合国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就是如此。该议程列举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169个相关具体目标,并宣称“世界各国领导人此前从未承诺为如此广泛和普遍的政策议程共同采取行动和做出努力”(9)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EB/OL].(2016-01-13)[2020-12-21].http:∥/web/ziliao_/zt_/dnzt_/qtzt/2030kcxfzyc_/t.shtml.。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此做出解释:“这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人类的共同愿景,也是世界各国领导人与各国人民之间达成的社会契约。它们既是一份造福人类和地球的行动清单,也是谋求取得成功的一幅蓝图。”(10)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正式生效 [EB/OL].(2016-01-01)[2020-12-21].http:∥/world/2016-01/01/c_.htm.事实上,国际社会制定和实施的千年发展目标以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已经“推动十亿人口脱贫,十九亿人口获得安全饮用水,三十五亿人口用上互联网等”[5]420。

(四)包容性

由于美好生活牵涉到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利益观、人生观等多种主观因素,因此不同的国际行为体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自然是不一样的。例如,拉美国家对“美好生活”内涵的认知,就与毗邻的北美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20]。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即使在东西方国家内部,各国对美好生活的看法也各具特色。与之相关联,各种国际行为体追求美好生活的手段、实现美好生活的方式也迥然有别。近代以来,不止一个国家通过对外实施暴力追求自己所谓的“美好生活”,他们的“天堂”其实是别人的“地狱”。马克思在评价英国在印度的行为时曾写道:“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体面的样子,而在殖民地就丝毫不加掩饰了。”[7]861-862即使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的当今世界,仍有个别国家、个别国际组织没有彻底放弃使用暴力手段攫取或护持自身利益的不恰当念头和不正确做法,对外武力威胁和干涉行为频发有力确证了这一点。但无论如何,在当下和未来的国际政治生活中,能被普遍认同和广泛接纳的“美好生活”理念、构想及实践,一定是承认和接纳文明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之间差异的,而不是唯我独尊、鄙夷他人的。“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两千五百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5]81

(五)动态性

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美好生活自然也不例外。美好生活的动态性既体现在人类对其内涵的认知上,也体现在追求它的实践上。就前者而言,一个国际行为体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是不同的。前文有关中西历史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对美好生活的阐述已经确证了这一点。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通过这一视角观察到历史进步的大小和趋势,尽管这种进步不无曲折和代价,但它毕竟意味着人类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就后者而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11)习近平:追求美好生活是永远的进行时 [EB/OL].(2019-09-19)[2020-12-21].https:∥/s?id=&wfr=spider&for=pc.。

(六)整体性

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美好生活是多维度的,无论是就物质和精神两个大的方面而言,还是具体到两个方面的特定向度,都是如此。单向度的生活必然造就单向度的人,而这两者都是病态的、危险的。美好生活的上述维度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而不是相互割裂、彼此对立的。人类仅在上述一个或几个维度上取得进展,即使是成就显著,而其他维度进展有限甚至出现倒退,都难以称得上是“美好生活”。

文章来源:《现代国际关系》 网址: http://www.xdgjgx.cn/qikandaodu/2021/0727/647.html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大创新与指导作用
下一篇: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生态外交的思考

现代国际关系投稿 | 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 现代国际关系版面费 | 现代国际关系论文发表 | 现代国际关系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